国旗下讲话 —— 品味经典智慧,续写中华灿烂华章

高二(17)班  向定钰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17)班的向定钰。

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聊一个我们既熟悉又可能有些“距离”的话题——阅读经典。

说到经典,也许我们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论语》的谆谆教诲、《史记》的波澜壮阔、唐诗宋词的华美篇章。它们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散发着古老而深邃的气息。我们或许曾在语文课本里与它们相遇,但除了必要的背诵和解读,我们是否真正停下脚步,用心去品味过它们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智慧与温度?

我记得,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我重新翻开那本略显陈旧的《论语》。不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带着一丝好奇:这位两千多年前的老人,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当我读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我忽然意识到,这不正是对我们当下学习状态最精辟的警示吗?盲目刷题而不求甚解,或是空想而不付诸行动,我们都曾陷入过这样的困境。孔夫子一句话,穿越千年,直接点中了我们学习的“穴位”。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经典的力量。它不像短视频那样带来瞬间的刺激,却像一盏清茶,初饮微涩,但回甘悠长,润泽的是我们整个心灵。

经典,从来不是纸堆里冰冷的文字,它是先辈们用生命淬炼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它告诉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它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善良,它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它也吟唱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这些精神基因,早已融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无声地塑造着我们的品格,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有人说,时代变了,这些老古董还能有什么用?我想说,时代在变,但人性的光辉、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从未改变。经典智慧,恰恰能帮助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变化剧烈的时代,找到那份内心的定力与从容。当我们迷茫时,可以从《道德经》中领悟“柔弱胜刚强”的辩证;当我们挫折时,可以从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汲取乐观;当我们看待世界时,可以拥有《中庸》里“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视野与格局。

同学们,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续写中华华章的历史使命。但这续写,绝非凭空而起。它需要我们首先回到文明的源头,去聆听、去对话、去汲取那份最深厚的滋养。阅读经典,就是为我们自己“充电”,为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库“续费”。只有深刻理解了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更清晰地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才能更有底气、更有智慧地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辉煌。

品味经典,不需要正襟危坐,它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或许是在某个周末,暂时放下手机,沉浸于《红楼梦》的悲欢离合;或许是在遇到难题时,想想《孙子兵法》中的智慧能否带来启发;甚至是在放学路上,轻声吟诵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友情共鸣。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今天起,挑选一本你感兴趣的经典,耐心地读下去。不要怕读不懂,每一次翻阅都是与伟大灵魂的一次对话。让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遨游,汲取那份历经时间洗礼却愈发璀璨的智慧,将其转化为我们成长的精神钙质。

让我们以经典为舟,以智慧为桨,在时代的洪流中,共同划动双桨,为我们自己,也为中华民族,续写更加灿烂夺目的崭新华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创建时间:2025-09-23 08:40
浏览量:0

编辑 | 谭德江     审核 | 李   强     签发 | 谭世成

首页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 —— 品味经典智慧,续写中华灿烂华章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