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建功标兵 】宋晓莉老师:爱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记巴东一中2025年度“巾帼建功标兵”宋晓莉老师

 

 

三尺讲台前,她如拂晓茉莉般素雅绽放。

二十载教学生涯里,宋晓莉老师始终以“自由、自然、自信、自成”为育人准则,用诗意的语文课堂浸润学子心田。

作为县优秀教师、县三八红旗手、县诗歌朗诵一等奖获得者,她以独特的教学智慧与人文情怀,诠释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她说:“只要用爱浇灌,用心培育,自然可见绿树成荫,春花满园。”  

 

爱语文,自然课堂育理想

 

 

“语文课是心灵的舞蹈,是诗意的世界。”

宋晓莉老师的课堂从不拘泥于应试框架,她希望学生成为“自由、自然、自信、自成”的人,由此她做了不少尝试。在遵循课标、教材等要求的基础上,她的教学设计总致力于展现语文的美——鲜活的文字,严谨的思维,深刻的情感……她更致力于让课堂成为自由、自然的表达空间,成为学生全方位锻炼的舞台。她独创“每周主动表达打卡”法,鼓励学生大胆动口、勇敢表达。她善于创设开放式的话题,既引导学生扩展思维,也引领他们深度思考,既立足文本有理有据,又个性解读创新思维。

作为语文老师,宋老师十分重视阅读和写作。多年来,她务求保障充足的阅读时间,保护可贵的阅读兴趣,同时坚持通过丰富的活动来引领和落实阅读的效果。不仅引导学生在学校读书节活动上参与“朱笔批阅”“书皮设计”“读后写作”等各项活动,在日常的阅读中,也常常让学生开展各种阅读实践活动:课前三分钟学生自制PPT进行阅读推荐,晚自习小组开展“阅读旅行”导游活动,社会实践中指导学生完成文字与影音相结合的阅读与生活的相关联结活动……学习语文,本质上就是学习生活,在语文学习中增强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宋晓莉老师朴素的愿望。

这种“诗意语文”的教法,让她的课堂连续多年作为校级示范课推优展出,她曾主讲恩施州复习研讨课,所讲《边城》以“爱”与“美”为核心,诗意优美,入情入心,成为教育部“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的典范。在她的指导下,多名学生在新世纪杯作文竞赛、叶圣陶杯全国新作文大赛等全国性重大赛事中获国家级、省奖各种奖项,在《帅作文》和校刊《神农溪》上发表若干作品,在县级演讲活动中屡获优秀奖项。更有学子曾在课堂上动情分享道:“宋老师教会我们用诗意的眼光丈量世界。”  

 

爱工作,认真求进增学识

 

 

“教师要用学术的深度和人格的高度守护教育的温度。” 

在“有扎实学识”的要求引领下,宋晓莉老师始终走在学术成长路上,除了自身的不断学习之外,同事的引领不得不提。同事们工作敬业,治学严谨,团结和谐,集体教研随时、随处都在发生。巴东一中被评选为湖北省语文学科基地,另有恩施州“梅其涛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和谐奋进的氛围中,宋晓莉老师跟同事们合作研究,曾在湖北省文选单元设计中获一等奖,也参与多项省级、州级课题研究,教研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核心刊物上发表。除此之外,巴东一中学生的勤学善思也反过来促使老师进步。宋老师常常感叹,老师若不能持续进步,面对学生就会心虚、羞愧。如今AI时代到来,老师更是必须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否则将很快被时代淘汰。

 

 

除了语文教学的本职工作,宋晓莉老师还兼任校刊《神农溪》的编辑,且多年来持续担任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等大型系列活动的文稿撰写、主持培训等工作,无论多忙多累,接到各种临时工作的她从没有一句抱怨,总是认真负责,尽力完美完成。她笑称:我会继续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但学校的各种“活动积极分子”的奖状我家中抽屉里真的已经放不下了。 

 

爱学生,用情用心写仁爱

 

 

“教育是细水长流的陪伴,更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宋晓莉老师坚信,道德情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语文课堂也是爱国爱民的活动阵地。讲授中传达家国情怀,写作里关注国计民生,从“小我”到“大我”,从“我们”到“中国”,青年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一点点被塑造。日常生活中,宋晓莉更是以身作则,注重细节。教室外,她是每天早餐后教学楼的“关灯卫士”,是下班时办公室空调的“终结者”,是校园路上小纸片的“拾荒人”……教室内,讲台上从不吹灰,擦黑板轻手轻脚,弯腰捡拾每一块掉落的橡皮……她以不被人注意的这些细节坚守着自己的为人,也希望能默默影响学生。

宋晓莉老师明白,仁爱之心需融入日常细节。课堂上只要观察到学生不舒服、不高兴的神色,她总会关切询问,予以帮助。课下,她也常留意学生是否有不就餐等情况,问明原因,提出建议。多年来更坚持借周记平台和日常聊天关心学生心理,疏导学生情绪。无论是学习中遇到困难,还是家庭中遭遇烦恼,甚至是恋情上产生困扰,无数学生都因宋晓莉老师的和善、友爱、能保密而愿意倾诉,并在交流中走出负面情绪,获得心理的安宁。

 

 

 

回顾二十年教师生涯,宋晓莉老师深感“爱”的重要。爱,树立教育理想,指引教育之路,搭建师生心灵之桥,点亮人生幸福之光。种下爱,收获的就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年过四十,即使偶尔生出“视茫茫,发苍苍”之感,但宋晓莉老师依旧步履轻盈地穿梭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她相信,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喧嚣的荣誉,而在于那些被爱点亮的眼眸,以及多年后学生信中那句:“老师,我活成了您向往的模样。”  

创建时间:2025-03-13 08:47
浏览量:0
我是段落。点击这儿添加你的文字并编辑它,非常容易。-双击进行编辑
首页    党群建设    工会活动    【巾帼建功标兵 】宋晓莉老师:爱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收藏